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
百年演进
作者:冯根福,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进行了创造性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在指导中国工业化实践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彻底改变了新中国成立时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了中国从一个十分落后的农业大国向世界工业大国、工业化水平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后期的两个历史性转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认真梳理和总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演变,对于完成党在新发展阶段提出的第二个百年的两个阶段目标以及在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远景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工业化思想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早中期,革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革命根据地规模很小且为数不多的工业企业主要是围绕并服务于革命战争开展生产活动,因此,在当时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问题还提不到中国共产党的议事日程。然而,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逐步对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必要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进行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以及实现途径等进行了探索与构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深刻认识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性。1944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陕甘宁边区职工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新式工业,日本帝国主义之所以敢这样欺侮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就必须工业化。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国家工业化确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在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目标之后,毛泽东同志还分析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和实现途径:前提条件是获得“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途径主要是在国营经济作为领导成分的多种所有制结构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构想,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二、 站起来时代党的工业化思想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由此开始到1956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和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没有做充分准备和缺乏经验,加之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都得到了苏联共产党的帮助,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迅速采取一边倒的方针,与苏联结盟,全面学习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工业化建设经验。1952年9月,中共中央经过多次论证,确定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重点”的指导思想。1952年1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编制“一五”计划的指示中指出“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党的八大充分肯定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提出“二五”计划要继续以重工业为中心进行建设。在学习苏联经验和自身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发现了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弊端,开始对如何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索。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根据中国国情走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对“一五”计划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实践进行了总结,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这个重大命题。在站起来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进行了艰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比较突出的可以概括如下:一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界定:“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二是要结合中国实际,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1958年,党中央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把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发展重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发展重工业和发展轻工业同时并举,作为总路线的具体内容。1962年,党中央又把上述思想概括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三是正确处理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由工业化调整为“四个现代化”。1933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已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因为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全部生产的比重已增长到70%。毛泽东同志很早就察觉到用这一标准衡量新中国农业极端落后条件下的工业化水平存在明显的缺陷,他估计1959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就会超过70%,但这绝不意味着中国就实现了工业化,他明确指出:“即使这样,我们还可以不宣布实现了工业化。”周恩来同志后来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阐述,认为“苏联就是光提工业化,把农业丢了。”“我们的四个现代化,要同时并进,相互促进,不能等工业现代化以后再来进行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由工业化调整为“四个现代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化的作用和工业化与“四个现代化”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站起来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深受苏联工业化理论及经验的影响,虽然曾力图寻找一条超越苏联模式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提出了许多重要而且正确的工业化建设思想,但始终没有跳出苏联计划经济为主导的工业化建设模式,加之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一度在指导思想上受到“左”的错误的影响,严重地迟滞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尽管如此,站起来时代的中国工业化建设仍然取得了重要成就,主要标志就是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工业化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工业基础。三、 富起来时代党的工业化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标志,是改革开放启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的标志。在富起来时代,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比较突出的可以概括如下:第一,对包括工业现代化在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行了战略谋划。工业化既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就是工业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同志适时调整了“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和“两步走”的战略设想,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党的十三大明确概括了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思想。在“三步走”战略设计中,考虑到过去党把实现“四个现代化”规定为20世纪末所要达到的目标,容易导致提出许多过高的指标,因而把目标调整为“小康水平”。与此同时,邓小平同志还把过去党确定的“四个现代化”目标调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目的是使全党全国人民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全面的,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在内的全面现代化。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并对21世纪上半叶中国发展做出新的“三步走”战略安排,第一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确定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提出在21世纪头二十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第二,积极通过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改革开放之前,由于长期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中国的公有制被固化为单一的公有制,计划经济被固化为完全排斥市场机制作用的经济体制,按劳分配被曲解为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已经明显不适应甚至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一是突破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理论,明确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突破了将单一公有制当作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论,明确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制度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三是突破单纯强调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理论,确定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一旦脱离了传统的计划经济、单一公有制、单一按劳分配制度,中国各类市场经济主体的活力蓬勃爆发,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以“奇迹”般的速度在快速推进。第三,积极通过对外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打开对外开放大门的重大决策。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定把对外开放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而后党的历届全国代表大会都会根据中国不同阶段的实际,提出相应的对外开放目标、任务和推进途径。实践证明,通过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策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第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经验教训基础上,根据信息化时代实现工业化的要求以及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实际提出的,是加快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富起来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积极通过改革开放,加快推动了传统计划经济为主导的工业化建设之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工业化建设之路的根本转变。这种转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极大的理论勇气,并使中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四、 强起来时代党的工业化思想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启了新时代。在强起来时代,中国共产党以全新的视野对新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进行了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比较突出的可以概括如下:第一,对新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工业化建设做出了新的顶层设计。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发展阶段“两步走”战略安排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并提出了在第二个百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更高目标。“十四五”规划提出:展望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工业化是一个不断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升级的动态变化过程。“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目标的提出,既意味着中国共产党过去提出的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在原有的工业化水平上已经完成,又标志着新发展阶段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第二个百年的两个阶段目标以及“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等远景目标,既是中国共产党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国发展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第二,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战略都具有“赶超”的典型特征。为了实现第二个百年现代化的两个阶段目标和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目标,必须拥有战略思维,正确选择“赶超”路径。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发展”,本质上是坚持发展新理念下的“四化”互动。推动“四化”同步发展,既是实现党提出的新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也为实现党提出的新发展阶段目标提供了根本保障。第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建设创新型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面临的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停止高科技交流、对中国企业“高科技产品断供”以及试图与中国科技“脱钩”的情况下,中国没有更多选择,只能走高科技自主创新的道路。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本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球化时代,新发展阶段的中国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不能单打独斗,不是排斥学习先进,不是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而是要更加积极地开展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充分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强起来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新发展阶段的新型工业化必须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实施自主创新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尽快实现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从目前的“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实践证明,尽管中国工业化发展之路曾一度曲折坎坷,但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形成和发展的工业化思想,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践中获得了巨大成功。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思想及其成功实践,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宝库,而且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工业化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欢迎订阅2021年《中国工业经济》,邮发代号:82—143。2021年将为广大读者呈现更多高质量的前沿成果。诚邀您一起“畅游”学术殿堂。
推文主编:覃毅
推文编辑:杨涵淇
《中国工业经济》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综合性权威理论刊物,重点覆盖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等学科领域,专门刊发以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引领性、规范性最优秀研究成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点资助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学术期刊;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最高层次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期刊特别奖(2020)、第二至四届优秀期刊奖连续3届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工业经济类第一名(历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期刊(2014、2018),连续9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2020)称号,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学术期刊(历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核心会刊。
《中国工业经济》官方公众号
微信号:ciejournal
敬请关注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
阅读全文请访问官方网站:www.ciejournal.org